科学与社会杂志
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主管/主办: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
国内刊号:CN:11-1009/G3
国际刊号:ISSN:2095-1949
期刊信息

中文名称:科学与社会杂志

刊物语言:中文

刊物规格:A4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

创刊时间:1981

出版周期:季刊

国内刊号:11-1009/G3

国际刊号:2095-1949

邮发代号:82-318

刊物定价:196.80元/年

出版地:北京

首页>科学与社会杂志
  • 杂志名称:科学与社会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
  • 国际刊号:2095-1949
  • 国内刊号:11-1009/G3
  • 出版周期:季刊
  • 期刊荣誉: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期刊收录: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科学与社会杂志介绍

《科学与社会》(CN:11-1009/G3)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季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科学与社会》立足科学和技术的最新进展,宣传科学对社会的影响。评价中国和世界科技的发展及其影响,立足于资源、环境的国家可持续发展;致立于提倡中国科技界的文化品味,当今科学与文化的交融,包括对科技名人、科学史事的评介。

本刊栏目设置
STS研究_STS前沿进展、论坛_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管理、论坛_建言中国教育、STS研究_科技的ELSI的研究、STS研究_科学治理与科技政策、会议报道、STS研究_科技的社会研究、科学文化与传播、STS研究_科学文化与传播、论坛_AI治理:寻求效率与安全的统一、论坛_“卡脖子”问题引发的思考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科学与社会杂志投稿须知

1.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

2.文章题目要求简明、确切,一般不超过22个汉字。

3.来稿切勿一稿多投。编辑部收到稿件之后,立即给作者回复。来稿经送有关专家审阅和编委会讨论,将在3个月之内决定是否刊用。

4.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毕业院校及学位,职称,研究方向。

5.基金项目名称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注明项目编号。

期刊引用
年度被引次数报告 (学术成果产出及被引变化趋势)
往期文章
  • 科学文化变迁中的博弈

    文化变迁是由两种文化遗传因子:科学因子与传统因子相互博弈的结果。当特定文化类型成为文化范式,就会以此塑造人的认知模式,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科学文化占优势的区域,科技与社会发展呈现出进步与进化的趋势,反之,科技与社会发展则处于退化与保守的趋势。

    作者:李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构建开放、协调、可持续的科技安全文化

    随着科技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科技安全文化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组织使命。本文首先对科技安全文化的定义和内涵做了阐释,从理念、制度和器物三个层面,分析了当前我国科技安全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其次,从科技安全的内涵出发,延伸解构出了开放、协调和可持续的科技安全观作为科技安全文化的核心;最后对建构我国科技安全文化的...

    作者:石彪; 刘海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科学文化建设:现实需求与未来走向

    中国科学文化从科学共同体的"圈子文化"走向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文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中国科学文化建设对于支持创新型国家战略实施,促进民族文化自信,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建设中国科学文化需要在科技体制与文化体制双重改革下进行主动培育,同时,加强国际交流,促进品牌文化传播。

    作者:郑念; 王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科学文化另面观——赛先生为何要与德先生同行

    为什么新文化运动将民主与科学作为现代化观念引入中国?如何认识民主与科学的内在联系?默顿关于科学规范的论述为我们提示了正确解读民主与科学关系的路径,也洞开了深入理解科学文化内涵的大门。科学追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科学活动的自主性和批评性,这种批评性首先来自于科学共同体内部专业的评价和检验,由此产生了科学共同体内部的民主...

    作者:徐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科学的宽容和开放

    科学的巨大社会功用和科学专业化趋势的增强,不期然产生的负面影响导致科学的文化霸权。本文指出其局限,并通过论述科学宽容的内涵和合理性,提倡一种宽容的文化理念。通过科学的可错性特征,强调科学向批评开放的意义和必要性。

    作者:刘大椿 刊期: 2017年第02期